盛世修典: 《中華大藏經·藏文對勘本》問世始末(上)
二十多年的收集整理,,二百余人參與其中,,匯聚千年智慧,,最終形成統(tǒng)一版本,。盛世修典,,讓我們一起了解《中華大藏經·藏文對勘本》的前世今生,。
2023-03-17
【中國那些事兒】聽藏學專家講述西藏民主改革60年巨變:人民幸福溢于言表 世界更了解西藏
天遼地闊,,格?;ㄩ_,,藏式小樓一幢幢,,五彩經幡隨風飄,藏民們各得其樂,,在一望無垠的藍天下,,一切都是那么地靜謐而美好......西藏文化博物館的一次展覽,將遠古的祈盼與當下的祥和融合與凈化,,讓人仿佛置身神秘的西藏,。
霍巍:為什么西藏文明軌跡始終向東發(fā)展?
中國西藏地區(qū)的文字出現(xiàn)于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建立以后,,此前漫長的時段無文獻可據,。由于傳統(tǒng)藏學研究主要依賴漢、藏文獻和極少量的吐蕃金石,、簡牘材料,,無法解決考古學上關于西藏人類起源、農業(yè)起源,、文明起源的關鍵性問題,。經過數代中國考古工作者接力,這些問題實現(xiàn)突破,,西藏考古的話語權逐漸轉移到中國學者手中,。
藏學研究中的“人物—事件”研究
近年來,中國藏學研究事業(yè)不斷發(fā)展,,青年學者不斷涌現(xiàn),,同時不斷有優(yōu)秀研究成果涌現(xiàn)出來。這使得中國藏學研究在系統(tǒng)性和研究深度等方面得以強化,。在眾多研究成果中,,嘗試從“人物—事件”視角進行的探索成為新熱點。
全國人大代表鄭喆軒:將稻城皮洛遺址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予以重點支持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舊石器研究室主任鄭喆軒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發(fā)言,,他認為中國考古正迎來‘黃金時代’。隨著國家對考古工作等文化領域的重視和引領,,年輕人文化自覺,、文化自信不斷提升,這個曾經小眾的行業(yè)正源源不斷迎來新鮮血液,。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部署,,為實現(xiàn)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部署,為實現(xiàn)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使命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召開2023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
2月23日,,藏研中心召開2023年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傳達學習石泰峰同志在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總結部署從嚴治黨工作,。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駐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紀檢監(jiān)察組組長劉軍川到會指導并講話,。
江荻:西藏的語言多樣性及其分類
文章一方面敘述西藏的多樣性語言現(xiàn)象,另一方面嘗試用一種計算機自動聚類方法對西藏的語言進行分類,。文章采用編輯距離計算方法的編碼和賦值,,以及聚類算法和樹形圖呈現(xiàn)。實驗采集了西藏的藏語及其方言,,還有門巴,、珞巴、僜人等族群的非藏語語言共計49種,包括目前尚未識別的一些地方話,。
【西藏歷史55講】張云主編 | ?第16講:《漢藏史集》的傳說與歷史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漢統(tǒng)一,、隋唐統(tǒng)一之后第三個大一統(tǒng)時期,為中國歷史版圖的奠定,、中華民族的形成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元朝時期將西藏地方正式納入中央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在中央設立總制院(后改為宣政院),,在西藏地方建立行政體制,、任命官員、清查戶口,、征收賦稅,、建立驛站、駐扎軍隊,,實施了充分有效的行政管轄,。
陳瑋主編:《中國各民族交往交融史暨第二屆甘青民族走廊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統(tǒng)一的國家,,在長期的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曾經有許多民族登上過歷史舞臺,這些民族在歷經遷徙,、貿易,、婚姻等過程中,交往范圍不斷擴大,、交流內容不斷趨全,、交融程度不斷加深。各民族的發(fā)展演變都是在既保持自身特色,,又不斷吸收容納其他民族成分的過程中完成的,。
Copyright?2020 西藏文化博物館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20018463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