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一直以來,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博物館工作,,我州博物館在場館設施建設,、藏品保護研究,、陳列展示和免費開放等方面不斷取得進展,。博物館日益成為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十四五”時期,,我州將更好滿足公眾精神文化需求,,辦人民群眾滿意的博物館。2021年12月29日,,中國共產黨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通過中國共產黨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二次代表大會《關于中國共產黨甘孜藏族自治州第十一屆委員會報告的決議》,。大會強調: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做好革命文化研究闡釋和宣傳教育,,高質量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和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甘孜段建設,,傳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打造“全域博物館之州”,,豐富多元化文化供給,。
一年一度,如期而至
5·18國際博物館日來啦,!
為更好發(fā)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普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知識
迎接“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
州民族博物館
通過參觀非遺展廳,、流動展板展覽等活動
彰顯了我州“博物館的力量”
據(jù)了解,為切實推進相關工作,,經廣泛征求各縣(市)意見,,截至目前,我州確定50處擬設立博物館并制定“全域博物館之州”發(fā)展計劃,。同時,,我州還將著力推進各級各類博物館藏品保護、闡釋研究,、展陳提升,、社會服務等工作,為打造“全域博物館之州”,,建設國際生態(tài)文化旅游目的地提供有力支撐,。
我州“地大物博”
以稻城皮洛遺址為代表的
文化遺址和文化遺產
彰顯著我州的“博物館力量”
皮洛遺址發(fā)現(xiàn)的手斧、薄刃斧等遺物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阿舍利技術遺存,,也是目前東亞地區(qū)形態(tài)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術最成熟,、組合最完備的阿舍利組合,。同時,皮洛等川西高原含手斧的遺址填補了東亞阿舍利技術體系在空間上的一個關鍵缺環(huán),。皮洛遺址的時代處于現(xiàn)代人起源的階段,,大量文化遺物、用火行為,、“石圈”遺跡以及刻畫痕跡的發(fā)現(xiàn),,為我們解讀古人類適應自然環(huán)境的能力,、生業(yè)模式、技術模式和行為模式提供了珍貴的證據(jù),。
阿舍利技術體系組合
2022年3月31日,,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揭曉,稻城皮洛遺址上榜并名列榜首,。作為迄今為止青藏高原考古發(fā)現(xiàn)的遺址面積最大,、地層保存最完整、文化類型最豐富多樣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區(qū)考古發(fā)現(xiàn)典型的阿舍利技術體系遺存,,皮洛遺址在填補了我州乃至青藏高原舊石器時代考古的空白同時,更為我州打造“全域博物館之州”增加了底氣,。
來
一起來看看
我州的這些博物館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中國第一個G318旅行記憶微博物館在理塘開館
2015年5月,,石渠縣民俗文化博物館開工奠基
甘孜這些“最紅”博物館,你都去過了嗎,?
甘孜州紅軍長征博物館
甘孜朱德總司令和五世格達活佛紀念館
鄉(xiāng)城紅軍長征紀念館
丹巴縣紅軍舊址陳列館
色達格薩爾文化博物館
據(jù)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xiàn)有藏品3000件/套、珍貴文物220件/套,,舉辦展覽220個,參觀人數(shù)10萬人次,。
...
經州民族博物館推薦
那些充滿甘孜底蘊和特色博物館藏品
也一一展露在世人眼前
下面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四足羊首提梁壺
新石器時代出土于甘孜州丹巴縣中路鄉(xiāng)罕額依遺址,。壺身呈半圓形,直口,,矮頸,,鼓腹,平底,,缺蓋,,提梁為長條形,流為一立體羊首,,位于提梁一端,,造型古拙,構思巧妙,,器表施紅色陶衣,。
嵌銅泡黑陶雙耳罐
秦漢時期出土于甘孜州新龍縣。泥制黑陶雙耳罐,,口沿呈核桃形,,直口,直頸鼓腹,,平底有方格紋,。腹部的兩邊對稱地鑲嵌著四圈顆粒狀銅泡紋飾,。從內往外數(shù),第一圈10顆,,第二圈24顆,,第三、第四圈各39顆,。第二圈與第三圈之間略有間隔,,第一圈內以一顆較大的,整個器物側視成一渾圓球形,,非常美觀,。
魚尾形青銅戈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土于甘孜州爐霍縣充古鄉(xiāng)。戈,,青銅,,一柄。整體呈魚形,,尖峰作魚首形,,長援,援身上翹,,中起菱形脊,,雙刃鋒利,一刃下部做成魚鰭形,,有闌,,闌側有四個乳凸形裝飾,內彎曲作魚尾形,,內首呈橢圓形,,扁平。刃部有兩處缺口,,表面銹蝕,。
蛇紋銅鏡
秦漢時期出土于甘孜州新龍縣。銅鏡呈圓形,,鏡面平整,,光滑,鏡背中心有一拱環(huán)鈕,,鈕的四周用細線紋和凸點紋鑄成五條半卷曲蛇紋,。
珍貴藏品揭開神秘面紗
明朝詔書
明宣宗朱瞻基給嘎瑪巴活佛誥書。
清朝
清光緒明正土司給金剛寺的執(zhí)照,。
大明宣德銅鈸
毛埡土司虎皮帳篷
距今已有400年歷史,,由100張虎皮、底邊鑲水獺、熊,、豹皮等,,四周用一萬多顆海貝鑲串成吉祥圖案,有“世界最純正珍貴的虎皮帳篷”之譽,。
清代銀質鎦金長壽瓶
須彌座塔式造型,,銀質,通體包鑲鎦金藏式卷草花飾,。底座蓮盤與瓶腹處圈為珊瑚飾珠,,瓶腹鑲嵌紅、藍,、綠寶石,,瓶頂蓋處鑲嵌綠松石飾珠。
清代銀質嵌珠茶壺
直頸,,平折口沿,,有蓋,鼓腹,,喇叭形圈足,,長曲流。流腹接合處包鑲鎏金摩羯神獸獸首,,流從獸口中出,,神獸弓背盤附腹部,昂首注目蓋頂,,作為壺柄,。頸、蓋,、圈足等處均有鎏金包鑲卷草、蓮花,、金龍,、飛天凸飾,獸首,、獸身及壺頂鑲嵌綠松石,、瑪瑙、珊瑚飾珠,。蓋與柄有銀鏈相接,,有飾珠。
西漢黑陶雙耳陶罐
馬鞍形口,,外侈,,球形腹,寬帶耳連接口沿和腹部,,鋬上飾銅泡,,頸部和腹部繪飾有白色卷曲紋,,平底。
這些藏品無聲勝有聲,,凝聚著甘孜的過去
豐富著甘孜的今天,,也憧憬著甘孜的明天
當然
無論藏品的力量,還是博物館的力量
匯總起來都是甘孜的力量
記者:蘭色拉姆
編輯:岳詩蕊
責編:唐闖
審核:黃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