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與教育經(jīng)歷
肖杰,,博士,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專業(yè)畢業(yè),獲法學學士學位,。
2007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專業(yè)畢業(yè),,獲法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美國政治思想,。
2019年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國際關系專業(yè)畢業(yè),,獲法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美國政府與政治,,中美比較政治制度研究。
研究領域:中美關系中的“西藏問題”,;美國國會與美國涉藏政策,。
一,、成果發(fā)表
1.《俄羅斯主要涉藏研究機構和人員概況》,,《中國藏學》2010年第3期,。
2.《印度主要涉藏研究機構和人員概況》,,《中國藏學》2011年第S2期,。
3.《涉藏議題:美國的政策與操作》,,《亞太戰(zhàn)略變局與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北京:時事出版社,,2012年,。
4.《“藏獨”活動美國化:達賴集團在美活動的延續(xù),、變遷與對策》,,《新型大國關系:中美協(xié)作新方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13年,。
5.《崛起中的印度:中美印三邊關系與西藏問題》,《中美外交:管控分歧與合作發(fā)展》,,北京:時事出版社,,2014年,。
6.《本屆美國國會的涉藏政策和動向研究——國會政治的視角》,,《中國藏學》2016年第2期,。
7.《純凈的佛土難以承受被玷污的法會》,《光明日報》2012年3月29日第4版,。
8.“Clique preaches hatred and extremism”, China Daily, Mar. 28, 2012.
9.“India still maintaining double standard toward exiled Tibetans”, Global Times, Aug. 6, 2012.
10.《美國國會涉藏立法行為研究(1987-2018)》,,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科研辦、當代所印制,,2019年,。
11.《天際梵樂——十七世噶瑪巴伍金赤列多杰的生平、藝術與開示》(藏事譯叢第55輯),,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所印制,2019年,。
12.《西藏現(xiàn)代史》第四卷(合譯),,中國藏學出版社印制,2020年,。
13. 《達賴“政治退休”后達賴集團國際活動空間變化之考析》,,載于朱曉明主編《達賴喇嘛“政治退休”后的政治角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西藏歷史與現(xiàn)狀綜合研究項目”辦公室編印,,2017年,。
14. 《2018年美國國會推動西藏問題國際化的主要活動及應對》,,載于《新時期涉藏輿情和輿論引導》,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編,,2019年,。
15. 《美國<西藏政策與支持法案>的提出和后續(xù)走向分析》,載于《新時期涉藏輿情和輿論引導——2019年涉藏輿情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西藏信息中心編,,2020年。
16.《中國對藏傳佛教事務管理權不容挑戰(zhàn)》,,《中國西藏》2020年第2期,。
二、承擔課題
個人承擔
1. “英國涉藏研究機構和人員狀況研究”,,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08年。
2. “俄羅斯涉藏研究機構和人員狀況研究”,,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09年。
3. “印度涉藏研究機構和人員狀況研究”,,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10年。
4. “印度對流亡藏人政策的觀察與分析”,,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11-2012年。
5. “美國《西藏政策法》研究”,,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13年。
6. “2014年美國中期選舉對美涉藏政策的影響”,,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14年。
7.“美國國會人權委員會涉藏行為研究”,,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15年。
8. “第115屆美國國會涉藏動態(tài)研究”,,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17年,。
9.“美國國會涉藏立法的國內政治動因研究”,藏研中心當代所所級課題,,2019年,。
參與
1. “新的國際背景下的西藏社會穩(wěn)定問題研究”,藏研中心級課題,,2010-2012年,。
2. “達賴政治退休后的政治角色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西藏項目,,2012年,。
3. “西藏反分裂斗爭實踐的理論思考”,藏研中心級課題,,2013年至今,。
4. “藏區(qū)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問題研究”,藏研中心級課題,,2014年至今,。
5.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西藏工作篇研究”, 藏研中心級課題,,2018年至今,。
三、田野調研
1.2009年7月,,青海果洛州瑪沁縣,、甘肅甘南州合作市、夏河縣,、瑪曲縣,。
2.2010年7月,西藏拉薩,。
3.2010年12月,,甘肅甘南州合作市、夏河縣,。
4.2012年8月,,四川成都市“藏人文化街”。
5.2013年8月—9月,,四川甘孜州德格縣,、白玉縣、巴塘縣,、得榮縣,、鄉(xiāng)城縣、云南迪慶州香格里拉縣。
6.2014年7月,,甘肅甘南州合作市,、夏河縣、碌曲縣,、瑪曲縣,、青海黃南州同仁縣,、海北州海晏縣,。
7.2014年12月,西藏昌都市,、林芝,。
四、學術交流
1.前往尼泊爾參加“第二屆中國西藏文化·加德滿都論壇”,,2007年12月,。
2.在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擔任訪問學者,2008年2月—8月,。
3.前往印度阿格拉大學,、尼泊爾特里布文大學進行學術交流,2012年2月,。
4.前往日本神戶市外國語大學參加“第三屆國際青年藏學家研討會”,, 2012年9月。
5.作為團中央“中國青年代表團”成員前往尼泊爾進行青年學者交流活動,,2013年5月,。
6.前往俄羅斯莫斯科大學、圣彼得堡大學,、東方文獻研究所,、匈牙利羅蘭大學進行學術交流,2013年10月,。
7.前往英國劍橋大學,、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進行學術交流,2014年3月,。
8.作為對外友協(xié)“中國青年學者代表團”成員前往日本進行學術交流,,2014年11月。
9.前往臺灣政治大學參加兩岸青年學者交流活動,,2014年12月,。
10.前往阿根廷中國文化發(fā)展基金會和智利安德烈斯·貝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2015年4月,。
11.前往香港浸會大學參加“第三屆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討會”,,2015年12月。
12.前往斯里蘭卡佛教與巴利文大學,、尼泊爾阿尼哥協(xié)會進行學術交流,,2016年5月,。
五、獲獎情況
1.2012年度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科研成果二等獎
2.2013年,、2014年,、2016年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學術演講比賽一等獎
3. 2017年中心科研成果三等獎
4. 2018年中心科研成果一等獎